菜名翻譯絕非小事
www.7citygospel.com [2013-10-05] 雨林上海翻譯公司
宮保雞丁,就是“花生、辣椒、蔥炒雞肉”;過橋米線就是“加雞肉的雞湯粉絲”,這些是為了迎接2008年奧運會而正在進行的《北京市餐飲業(yè)菜單英文譯法》討論稿中的部分內(nèi)容。為了讓老外在中國能夠吃得明白,北京市餐飲飯店中的數(shù)千種菜、酒,都將有統(tǒng)一規(guī)范的“英文名”。
應(yīng)該說這是一件很難完成的任務(wù)。中國的烹飪藝術(shù)源遠流長,各種菜系流派爭奇斗艷,就菜名而言,更是五花八門,數(shù)不勝數(shù),而且多有地方和傳統(tǒng)特色,有些菜名的背后甚至就是一段典故,如“貴妃雞”、“東坡肉”等等。就我們常見的菜名而言,有些菜的菜名往往比較直白,如小雞燉蘑菇、酸菜白肉、紅白豆腐等等;而有些菜的菜名則相對復(fù)雜,甚至?xí)诘谝淮谓佑|時看菜名而不知所云,如游龍戲鳳、花好月圓、龍虎斗等。要將這些菜名都用英語表達出來,而且還要求準確、簡潔而明了,其難度可想而知。
在某酒店使用的外語菜單上,就曾經(jīng)出現(xiàn)過這樣的笑話:非常吉利的一道菜“四喜丸子”,翻譯成英文是“Four glad meatballs”(四個高興的肉團),“猴魁茶”翻譯出來是“Number one monkey-tea”(第一猴子茶),其他諸如“廬山云霧”、“君山銀針”翻譯得更是不知所云。還有令人哭笑不得的是,“麻婆豆腐”竟成了“滿臉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”,“童子雞”成了“還沒有性生活的雞”。(《信息時報》12月27日消息)
想必老外們在面對這樣的菜譜時多半會目瞪口呆,不知所云,甚至也可能胃口全無了。
其實按照國際通行的慣例,在翻譯方式上一般有意譯和音譯兩種,對于名字類的翻譯,多半使用音譯方式。在中國菜名的翻譯上,對于那些相對直白的菜名,完全可以采用意譯的方式,而對于那些無法直接翻譯的菜名,又為什么非要照貓畫虎地搞出一些中國人不懂、外國人更不明白的翻譯來呢?人的名字不過僅僅是一個代號而已,而菜名又何嘗不是如此呢?為什么不可以采用音譯的方法來翻譯呢?甚至就直接使用漢語拼音來標注菜名,并在旁邊附上該菜的照片,并標明菜的主料、配料和口味等主要信息,無論是誰都可以一目了然了,斷不至于讓老外被復(fù)雜啰嗦而又迷糊的菜譜嚇得沒了胃口,耽誤了品嘗中國美食的興致。
菜名翻譯看似小事,但如非要搞出類似“四個高興的肉團”或“還沒有性生活的雞”這類的笑話,是要貽笑天下的。